温室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温室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型号:JBT-A-5
品牌:久保田
原产地:中国
类别:农业、食品 / 农产品及物资 / 肥料
标签︰二氧化碳 , 气体肥料 , 生态农业
单价: ¥999 / 台
最少订量:10 台
发送查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描述

 设施农业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1、产品研制小结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条件下,农民的增产增收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研究一系列高产增收、绿色环保的农业种植方法和增产设施是保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农业是高产农业和健康农业的新时代。研究可以取代无机化肥的新型肥料是现代的农业生产的一次重大革命。
CO2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室气体,CO2作为气体肥料可以对植物进行叶面施肥,可以使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同时确保无污染、节能环保。时代的发展伴随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政府十分关注三农问题,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参与到农业发展的研究中来,新的科技成果在新世纪将会得到很好的应用。
威力特公司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企业,公司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种植者越来越认识到CO2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发展,现代社会提出了对现代农业的高标准高要求,方向十分明确,这项研究迫在眉睫。普遍使用CO2发生器来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作物的品质,CO2发生器已经成为设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增收工具。2008年威力特公司技术总监(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力群和威力特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徐承龙主任,共同提出“综合利用CO2发生器的智能控制系列装置”的项目,公司顺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决心改变化肥和农药对农业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将环保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项目一经提出就受到威力特公司董事会的高度重视,经过内部评审一致公认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好项目。公司在项目提出以后经过大量的调研最终确定了研究方向,即改变现有CO2施肥技术在生产上存在的三个大问题:一是使用成本高,农民增产不增收;二是操作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普及十分困难;三是控制浓度、释放时间的操作技术不过关,容易错过农作物叶片气孔开启时间,造成资源浪费,无法得到预计效果。如何做到降低成本、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有效施放,是我们确立这项研制的基本目标。经过反复的研讨,同时还确立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方向,将环保新能源与农业种植紧密的结合,采用沼气气源转换CO2,充分利用转换过程中的热能提高在反季设施农业种植中大棚的温度。让农业生产走环保节能、循环再生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威力特公司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但是我们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我们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后,更加明确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同时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气肥装置在实际应用领域的技术指标及效果对照,研究力量得到充实,为这项研究得以深入下去奠定了基础,并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这项系统研究经过我们工程部技术人员的不断试验,已经攻破以下技术难关:
1、我们找到了最适合于甲烷、丙烷、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火焰燃烧头,这个设计的要求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不同气源经过燃烧最具CO2产生量的设计。研发伊始,清华大学的刘力群教授就带领着威力特工程部技术人员着力于这个燃烧头进行研究,在借鉴同类燃烧头的基础上研发出可以充分燃烧甲烷、丙烷、天然气三种气体的燃烧头,这是经过很多的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实验筛选对比才最终确定合适的CO2发生器燃烧头。
2、完成智能点火控制系统的研发,首先实现自动点火,那么点火可靠性必须保证,设计要求:开机后有可能气源没有到达发生器,第一、二次点火未必能点燃,所以必须在开机后燃烧室没有点燃的情况下,用温度传感器促使点火器5次点火,若第5次还没有点着,这说明气源不对,主机将被关闭,不再让燃料气体泄漏。再行检查后,二次手动打开电源进行自动点火,直到保证在使用中仍然发挥热感传感器的作用,中途换气或其他原因导致燃烧室火焰熄灭,点火模块将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这样可以在操作中无需人员接触到高浓度的CO2。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是要保证点火模块的精度非常之高,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经过我们工程部技术人员在电子模块领域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最终采用集成电路对点火器进行智能控制。这样既提高了控制的精度,也提高了智能点火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3、我们的CO2发生器具有可靠的安全保护系统。根据通常的温室大棚设计,不占用大棚的地面种植面积,又考虑到CO2发生器燃烧室内有明火,所以我们的发生器采用半空悬挂式设计。假设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外力接触或迫使CO2发生器倾斜或翻倒,将会使燃料不充分燃烧影,响CO2产量或者燃料泄漏。采用重锤原理设计防翻倒装置,当CO2发生器不按照水平安装时,发生器安全装置将迫使主机关闭,直至水平调整到位后才可以正常使用,这样既保证燃料充分燃烧产生足够量的CO2,又能防止安全隐患。
4、CO2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的技术研发。我们大棚内的原有CO2浓度不等,不同农作物所需要的浓度也不同,第一步要解决的是现有浓度测定,当大棚内CO2经过补给升至设浓度时,传感器要给出关闭信号源;当大棚CO2浓度不足设定浓度时再次给出开启信号源。这个就要求我们有很好的传感系统,植物光合作用对CO2浓度的要求是很高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果,要使植物产生最大值的光合作用效果就必须有最合适的CO2浓度,所以传感系统的灵敏度将决定智能控制系统能否真正对植物进行最有效的施肥。
5、光敏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的技术研发。CO2是在植物有充分日光的情况下才需要的,日光越强需要的量就越多,反之就要减少CO2的供给量,这样光敏传感器必须随着日光照的强弱给出开启和关闭信号源。以达到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给植物提供充足的CO2,这是我们在设计该款CO2发生器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既不会浪费资源又防止因为CO2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6、控制器的技术研发。当CO2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的两组信号到达控制器,控制器用模块进行处理,做到数显可调控,用简单的数值设定来控制CO2发生器,在温室大棚正常需要CO2施放的时候保证自动开启,当CO2施放浓度达到设定指标时自动关闭。经过了数值设定,能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偶遇阴天下雨或者忘记关闭系统,只要在日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主机将自动关闭,日光照恢复后自动开启为正常使用状态。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保证了植物生长的安全性;又可以节约没有必要浪费的气源。
7、因为是采用燃烧室燃烧产生CO2,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热量,这样便能满足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时大棚所需的温度,我们将通过超导技术来综合利用热能,充分利用资源。
同时我们联合江苏省农科院进行系统研究,经过各位专家的不断攻坚,已经在CO2发生器的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应用研究领域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进步。
以上技术攻关点,围绕江苏省农科院大棚实验结论才能各个击破,最终才能完成此项目。目前,经过不断的试验和研究,我们已经将初步的技术难点攻克,样机也已经生产成功,接下来我们将拿到大棚中进行一系列的现场模拟检测和试验,获得第一手数据,同时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对于CO2发生器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分两个阶段进行成果转化:第一阶段,完成发生器的应用试验后,即刻制定调整改进方案,同时将发生器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因为发生器本身就是可以独立工作的装置,属于可以完成简单CO2供给功能的产品;第二阶段,把配合上监测器和控制器以后的发生器进行整合实验,在6个月的实验测试过程中,不断进行实用性、环境适应性和人性化使用的改进,最终在2011年7月份既进入成果转化。
新型智能CO2发生器将是未来大棚农产品增收的主要工具,对生态农业发展起到革命性作用,同时结合沼气的使用,将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合理利用,这样合理利用既解决了废弃物的再利用问题又能够使农民增产增收,符合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研究的CO2发生器,其核心技术就是利用沼气(主要成分甲烷)、丙烷和天然气产生CO2,然后通过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根据不同的植物可以调节不同的释放浓度,而且可以自动感应固定区域内CO2浓度,从而进行自动调节。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增施技术,解决了农村大棚种植增收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对当今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在我们不断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将这项惠民科技做到最完美。
 
 
 
 
 

 

 
 
温室大棚
 
CO2
发生器
甲烷
丙烷
天然气
监测器
控制器
电源

 

WLT-A-5
二氧化碳发生器(农业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大棚蔬菜增产的好帮手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2,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植物的产量和产品的含糖量,现代农业种植者越来越认识到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大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设施农业。种好大棚种植又是一种园艺技术、必须按照各种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的需求,采取科学的严格管理。才能实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益。研究表明,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迅速提高到适合棚内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800ppm至1500ppm百分比浓度,明显增加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一般增产35%以上,其中西葫芦、草莓、茄子等品种增产一倍以上。现在国外已经普遍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来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变作物的品质,二氧化碳发生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以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刘力群教授和如东威力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为依托共同研制的综合利用CO2发生器的智能控制系列装置,其核心技术就是利用沼气产生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根据不同的植物可以调节不同的释放浓度,而且可以自动感应固定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进行自动调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增施技术,解决了农村大棚种植再增收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综合利用CO2发生器的智能控制系列装置主要是利用沼气(主要成分甲烷)经过CO2发生器充分燃烧产生CO2,采用CO2传感器测定温室大棚CO2适用量,智能控制CO2的释放和关闭,同时供给大棚的温度,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
沼气是国家倡导的能源再生计划,利用废弃的生物垃圾可以产生供燃烧的沼气。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将沼气转化成植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对植物直接进行气肥增施,而且沼气产生的沼渣又是很好的无菌肥料,可以浸种,作为绿色肥料使用,这样循环利用既解决了废弃物的再利用问题又能够使农民增产增收,达到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氧化碳增施技术不是说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
1.在肥力较高的土壤上栽种瓜果类蔬菜作物时,多在定植缓苗后或开花时开始施用,一直到瓜果摘收终止前几天停止,不可半途终止使用气体肥料。
2.苗期是气肥施用效果较佳的时期,利于培育壮苗,缩短苗龄,加速苗期发育,提早果菜类蔬菜花芽分化,对提高早期产量十分明显。
3.叶菜类需求的二氧化碳浓度要大于果菜类,叶菜类一般在定植出苗时开始施用二氧化碳,要连续使用,通常连续使用气肥7--10天,就可以看出增施气肥的效果。
4.对于果菜类蔬菜如番茄、黄瓜、长瓜等瓜果作物从定植到开花期间可少施气肥,适当控制营养生长,加强整枝打叶、点花保果,在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使用二氧化碳气肥效果最佳,可加速果实膨大和成熟过程,减少畸形果的发生,提高早期产量和蔬菜的商品性,一般使用10--20天后效果明显。
5.设施内施用二氧化碳,要求设施结构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如果温室大棚里的地温或者气温过低,增施气肥的作用就不大了,这时候可以暂停使用。
6.增施气肥基本上不改变原来的田间管理方法,但是由于增施气肥后作物生长旺盛,水、肥量还应适当增加,但应避免水、肥过多而造成徒长,宜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
7.二氧化碳适宜浓度经过研究认为,为达到增产、又可降低成本、同时还可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作物的危害,其浓度应控制在作物饱和点以下,一般不超过1200PPM为好。
8.每天的二氧化碳施放量应灵活掌握,晴天充足施放,多云的天气施放量可减少20—30%;而在阴天,一般可比晴天减少50%;雨雪天就可不放。
9.连续施用比间歇或时用、时停增产效果要好,深冬期间棚室不放风,追施二氧化碳的时间不应间断,故除雨雪天气外,应连续使用不可突然终止使用气肥。
10.使用有机物质发酵法时可释放出部分有害气体,应防止有害气体过多形成气害中毒,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避免中毒,要注意栽培管理措施的配套。
使用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智能释放系统将很好的解决实际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能够很好的应用和普及,对发展绿色环保农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温室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1温室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2温室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3温室智能气肥增效装置 4

会员信息

如东威力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国家/地区︰江苏省南通市
经营性质︰生产商
联系电话︰13813629867
联系人︰周亮 (销售经理)
最后上线︰201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