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专业人士介绍说:“超天棉”产品通俗地讲有以下特点:看起来像棉(视觉)、摸起来像棉(触觉)、穿起来像棉(亲和性)超棉(舒适性),用起来比棉更方便(洗可穿性),兼有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达到仿棉胜棉的效果。科学地讲有以下特点:“超仿棉”产品要保证有棉花优异的柔软性、保暖性等,还要有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色牢度,甚至具备抗静电、抗起毛球、抗菌、阻燃、远红外、抗紫外等功能。
随着仿、超棉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相应提高,甚至成倍增长。与以前单一差别化技术或单一功能性产品的开发相比,“超仿棉”产品的研发有明显不同,首先是对象与目标不同,不仅在纤维表面形态和面料风格上追求接近棉织物(形似),更重要的是面料制品在性能及功能上要仿棉、超棉(神似),尤其要具有优良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
其次是研发技术路径不同,仿棉、超棉技术更加重视多种差别化、功能性技术的整合发挥,强调聚合、纺丝、织造、染整技术的相互融合。
“超仿棉”产品开发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外观上仿棉:改变纤度与截面形状;性能上仿棉;改善纤维可染性和吸湿、排温性,并从外观和手感上接近棉织物:功能上仿棉:仿棉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手感及服用性能,而且在透气、吸湿排湿、抗静电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方面超越棉织物。
我国的仿棉产品与国外,尤其是与日本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超仿棉”产品的聚合、纺丝、织造、染整等工艺关键技术体系、产品体系、标准体系还没有形成,有待加强。事实上,日本早在20多年前就对超仿棉化纤及纺织品进行了了系统研究,并具备了成熟的工艺技术。我国则是从2005年开始逐渐发展,近两年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回顾2010年底,为缓解棉花供需矛盾,有效利用过剩聚酯产能,信托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科技部优先启动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该项目有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太仓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20余个优势单位参加。该项目目标是通过新型聚合改性、纤维加工、织造染整技术的自主创新,突破仿棉聚酯纤维技术瓶颈,开发仿棉聚酯纤维多重结构设计、多组分可控聚合、亲水体系均匀稳定纺丝,纤维高异形度精密控制、仿棉纤维混纺及其面料设计与加工等关键技术;形成仿棉聚酯纤维产业化集成技术体系,建立仿棉纤维及产品的科学评价方法与标准,开发仿棉系列产品;计划建立或改造“超仿棉”聚酯纤维示范线四条,聚酯连续聚合示范线两条,纺织、染整、织物生产示范线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