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

三唑酮
型号:-
品牌:破天荒
原产地:中国
类别:化工 / 农用化学品 / 农药
标签︰三唑酮 , 杀菌剂
单价: ¥56 / kg
最少订量:1000 kg
发送查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描述

三唑酮

UN2588 6.1/PG 3

  Triadimefon

 
  其他名称 百理通,粉锈宁,百菌酮,Amiral
       分子式:C14H16ClN3O2
 
  分子量:293.75
 
  CAS号:43121-43-3

图片
 
  理化性质:无色固体,熔点82-83℃,有特殊芳香味,蒸气压0.02mPa(20℃),0.06mPa (25℃),密度1.22(20℃), KowlogP=3.11,溶解度水64mg/L(20℃),中度溶于 许多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类以外,二氯甲烷、甲苯>200,异丙醇50-100, 己烷5-10g/L(20℃),酸性或碱性(pH为1-13)条件下都较稳定。 pH3,6,9(22℃)半衰期超过1年。
 
  毒性: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00-1500毫克/公斤,大鼠经皮LD50>1000毫克/公斤。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   
                  用,在试验剂量内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鱼类毒性中等,对蜜蜂和鸟类无害。 
       中毒症状:一般只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急救治疗:无中毒报导。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注意事项:要按规 定用药量使用,否则作物易受药害。
 
  环境 水生生物:LC50(96小时,mg/L)金雅罗鱼13.8,鳟鱼17.4,兰鳃太阳鱼11
 
  蜜蜂:无毒
 
  天敌:急性经口LD50北美鹑>4000mg/kg,LC50(8天,膳食)野鸭>10000,北美鹑>4640
 
  水土保持:半衰期约18天(砂壤土),约6天(壤土),Ko
 

特点

  病原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在病菌体内还原成“三唑醇”而增加了毒力。对卵菌纲的疫霉(不产生麦角甾醇)无效。
 
  是一种具有较强内吸性的杀菌剂,具有双向传导功能,并且具有预防、铲除、治疗和熏蒸作用,持效期较长。
 

剂型

  5%、15%、25%可湿性粉剂,25%、20%、10%乳油,20%糊剂,25%胶悬剂,0.5%、1%、10%粉剂,15%烟雾剂。
 
适用范围  
 
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圆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麦类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等 麦类黑穗病,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湿性粉剂200克)的药剂; 对锈病、白粉病、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每亩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则需60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
 
  2、玉米、高粱丝黑穗病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 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66-400克拌种。
 
  3、瓜类白粉病 大田用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2次,温室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 菜豆类锈病 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
 

注意事项

  可与碱性以及铜制剂以外的其他制剂混用。 拌种可能使种子延迟1-2天出苗,但不影响出苗率及后期生长。 药剂置于干燥通风处。 无特效解毒药,只能对症治疗。
 
  【别名】曲唑酮,三唑酮【外文名】triadimefon, Clesyril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忧郁症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忧郁状态,对焦虑、失眠、激动等也有效,在用药1~2周内见效。 【用量用法】 口服:开始每次50mg,每日3次,以后酌情增量,最大量为每日400~600mg,倦睡者可在睡前服药。 【注意事项】 副反应少而轻,较常见的有倦睡、口干、乏力、便秘、视力模糊等;偶有心动过速、血压下降或升高、震颤、胃痛、食欲减退、皮疹、体重改变等;也有个别患者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等。 【规格】片剂:50mg/片, 100mg/片.
 
  作用特点: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 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 疗、熏蒸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 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 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 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 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 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三唑酮
毒性
中文名称: 三唑酮
中文同义词: 三唑二甲酮;三唑酮;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百菌酮;百里通;百理通;多环唑可湿性粉剂;粉锈宁
英文名称: Triadimefon
英文同义词: ROFON;SAMETON;MILTEK;NUREX;OTRIA;TRIADIMEFON;TYPHON;1-(4-chlorophenoxy)-3,3-dimethyl-1-(1,2,4-triazol-1-yl)-2-butanon
CAS号: 43121-43-3
分子式: C14H16ClN3O2
分子量: 293.75
EINECS号: 256-103-8
相关类别: 杀菌剂;化肥与农药;杀虫剂;化学治疗剂;农药;FUNGICIDE;2000/60/EC;Alpha sort;ConazolesMethod Specific;Endocrine Disruptors (Draft)Pesticides&Metabolites;EPA;European Community: ISO and DIN;Fungicides;Pesticides;Q-ZAlphabetic;TP - TZMethod Specific;Endocrine Disruptors (Draft)Alphabetic
Mol文件: 43121-43-3.mol
 
 
三唑酮 性质
熔点  82°C
闪点  11 °C
储存条件  APPROX 4°C
水溶解性  0.026 g/100 mL
Merck  13,9666
NIST化学物质信息 2-Butanone, 1-(4-chlorophenoxy)-3,3-dimethyl-1-(1h-1,2,4-triazol-1-yl)-(43121-43-3)
EPA化学物质信息 2-Butanone, 1-(4-chlorophenoxy)-3,3-dimethyl- 1-(1H-1,2,4-triazol-1-yl)- (43121-43-3)
 
三唑酮 用途与合成方法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00~1500mg/kg,雄小鼠为989mg/kg,雌小鼠为1071mg/kg;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439mg/m3。对皮肤、黏膜无明显刺激作用。大鼠3个月喂养无作用剂量为2000mg/kg。狗为600mg/kg。雄大鼠2年喂养无作用剂量为500mg/kg,雌大鼠为50mg/kg,狗为330mg/kg。动物试验无三致作用。鲤鱼LC50为7.6mg/L (48h),鲫鱼10~15mg/L (96h),虹鳟鱼为14mg/L (96h),金鱼10~50mg/L(96h)。鹌鹑急性经口LD50为1750~2500mg/kg,雌鸡5000mg/kg,对蜜蜂、家蚕无影响。
化学性质  无色晶体。 20℃ 时水中溶解度为260mg/L。易溶于环己酮、二氯甲烷,溶于异丙醇、甲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用途  用于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高粱的丝黑穗病、玉米园斑病等
用途  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对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锈病、白粉病有特殊防治效果
用途  高效、广谱的唑类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强内吸作用(能上、下传导)。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有特效,其杀菌作用为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主要用于防治麦类、果树、蔬菜、瓜类、花卉等作物的病害。如防治麦类锈病,用25%可湿性粉剂6~9g/100m2,对水7.5kg喷雾,能兼治大麦云纹病;或用25%可湿性粉剂75g,拌麦种46.5~188kg,可兼治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全蚀病。防治小麦白粉病用25%可湿性粉剂6~9g/100m2,对水7.5kg在发病初期施药。黄瓜白粉病,用25%可湿性粉剂3.8~7.5g/100m2,对水7.5kg,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用25%可湿性粉剂320g,拌种100kg。三唑酮对杂交水稻防早衰作用突出,施用20%乳油6mL/100m2,产量比对照增11%~16%,绿叶日衰速度减低26.85%~33.2%,结实率增加4.94%~9.07%,千粒重增3.73%~4.77%。在麦类、玉米、高梁等粮食作物上使用三唑酮应在作物收获前35d停用。
用途  该品为高效内吸性杀菌剂,是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高梁丝黑穗病,玉米圆斑病等多种难治病害的优良药剂。对小麦全蚀病,黑穗病及瓜类、果树、蔬菜、花卉等白粉病的治疗均有高效。通常使用的药液度为每100g含2.5-6.2g有效成分,约相当于一般杀菌剂的十分之一。
生产方法  由α-溴代频哪酮与氯酚钠反应生成α-对氯苯氧基频哪酮,然后与溴反应生成α-对氯苯氧基-α-溴代频哪能酮,最后1,2,4-三唑反应生成三唑酮。制得的三唑酮原粉含量在96%以上,该农药剂型主要有20%乳油和15%可湿性粉剂。
生产方法  制备方法一
1,2,4-三唑的制备 将氨气通入甲酸中制得甲酸铵,再与水合肼进行反应得1,2,4-三唑。
一氯频哪酮的制备 异戊醇在活性氧化铝催化下脱水、转位生成异戊烯。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丁烯与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代特戊烷。再在酸性溶液中与甲醛反应生成频哪酮,在溶剂存在下通氯得一氯频哪酮。
三唑酮的合成 一氯频哪酮在与对氯苯酚在碳酸钾存在下,在甲苯溶剂中制得1-(4-氯代苯氧基)频哪酮,然后用氯化硫酰氯化制得1-(4-氯代苯氧基)-1-氯代频哪酮。再与1,2,4-三唑合成三唑酮,收率88%。
反应也可在丙酮溶剂中,以碘化钠为催化剂,无水碳酸钾为缚酸剂合成醚酮,再换四氯化碳为溶剂与氯化硫酰反应得到定量收率的α-氯代醚酮,然后重新在丙酮溶剂中与1,2,4-三唑反应合成三唑酮,收率87%。
制备方法二
Stolzer等人于1977年报道,以α,α-二氯频哪酮、对氯酚与1,2,4-三唑在丙酮溶剂中以过量无水碳酸钾作缚酸剂,回流15h后经酸碱处理得产品,收率60%~76.8%。
国内研究的一步法是将α,α-二氯频哪酮、对氯苯酚和1,2,4-三唑一起反应,一步合成三唑酮。采用相转移催化法一步合成三唑酮的工艺过程是:将.29g (10mmol)对氯苯酚、0.9g (13mmol)1,2,4-三唑、3.5g (22.4mmol)粉末状无水碳酸钾、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用量5%mol,按对氯苯酚计)和20mL乙酸乙酯,加热,搅拌,滴加1.78g (10mmol)二氯频哪酮溶于10mL乙酸乙酯的溶液,回流反应7.5h,冷却至室温。过滤,依次用稀碱、稀酸和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油层,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脱去乙酸乙酯得三唑酮粗品。重结晶后得白色固体,熔点73~76℃。进一步用氧化铝柱色谱法提纯,m.p.80~81℃。使用相转移催化合成产品纯度85%左右,纯品收率82.7%。
制备方法三
在无水碳酸钠存在下、四氯化碳溶剂中,于35℃将1,2,4-三唑通氯氯化,得到1-氯代-1,2,4-三唑,并以此作为氯原子给予体与酮醚反应,使酮醚烷基α位上发生取代反应,生成α-氯代酮醚。此反应必须在偶氮二异丁腈等引发剂存在下方能进行。同时,由氯代三唑产生的三唑从反应溶剂中析出,由于反应生成的三唑本身也是纯酸剂,在反应继续进行过程中有三唑酮生成。在补加三唑或缚酸剂之后,α-氯代酮醚全部反应。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363 毫克/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1000 毫克/ 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n,N,T,F
危险类别码  22-43-51/53-39/23/24/25-23/24/25-11
安全说明  24-37-61-45-36/37
危险品运输编号  2588
RTECS号 EL7100000
HazardClass  6.1(b)
PackingGroup  III
毒害物质数据 43121-43-3(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三唑酮 化学药品说明书
三唑酮|药物应用信息
 
 
 
三唑酮 1

会员信息

张家港天亨化工有限公司
国家/地区︰江苏省苏州市
经营性质︰生产商
联系电话︰18962242237
联系人︰王建中 (销售)
最后上线︰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