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時代

啟蒙時代
型號:文学.小说
品牌:深圳奧奔文化出版社
原產地:中國
類別:辦公、教育 / 出版 / 書籍
標籤︰啟蒙時代
單價: ¥108 / 件
最少訂量:5 件
發送查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產品描述

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的冬春之交,南昌他們來到了這個市區中學的操場上,騎着自行車。這所中學坐落的街區上,有着許多梧桐樹,落了葉,裸出壯碩的枝杈,在空中交錯伸展。日光就從上面照下來,投在地上疏闊的影。南昌他們一行自行車,就是從這影里駛過來的。
你很難想象經過了一九六六年的狂飆之後,這城市還會有這樣清爽的面容。可真是這樣的,而且,革命洗去了鉛華,還它一些儿質樸,似乎更單純了。街道和商店的名字換新了,新名字有股幼稚勁,比如“反修”,比如“紅太陽”,比如“戰鬥”,直白至此,倒有幾分胸襟。櫥窗里的擺設從簡了,幾乎沒有裝飾,商品也是最緊要的几樣衣食,出於風趣的性格,這些物品都擺出些噱頭,比如,水壺和書包搭在一起,有一種遠行的意境,藥品邊上放一具紅十字醫藥箱,是大眾服務的志向。也是稚拙的,但是,卻散髮出俄國知識分子民粹派運動的氣息。因為誰也不會相信,一個社會的思想會簡單至此,除非是出於某種理性的選擇。昔日大幅的電影廣告欄里,現在是標語的大字。電影院自然還是拉着鐵柵欄,門庭冷落。行人的裝束顯見得是寒素了,這倒無大礙,寒素就寒素,問題是胸襟上的一枚像章,很有點滑稽。這城市的人多少都有點都會氣,談不上有什麼信仰,如此虔敬地佩戴着這枚像章,難免流露出嘲諷的意味,其實他們是嚴肅的。大約也因為此,這城市的革命弄不好,就弄成了鬧劇,就像運動開初時的“除四舊”,你看滿街疾走着褲腳剪開,手提尖頭皮鞋的赤足人。還有三輪車——這是最有趣的了,車上的摩登男女,如今披頭跣足,神色悽惶。好比是戲劇中的諧謔段落,動機忽一轉換,鄭重的氣氛就變得輕鬆起來,可是,內中嚴峻的實質還是存在着,由於它在,才能和表面的戲謔形成幽默,否則,就不過是瞎胡鬧了。這種酷烈的內質,一旦翻上來,那就令人瞠目結舌。就比如與“除四舊”接踵而來的抄家、游斗,甚至於,從沿街的高樓墜下來的自盡者,這就帶有血腥氣了。這城市笑不出來了,因為它雖則是淺薄了一些,但決不是輕浮,它以意外的沉默藏住惶悚不安。不知哪一天開始,有一些門扉上貼出了蓋有紅印的告示,告之某人因受錯誤路線迫害去世,現給予平反昭雪。這告示似乎對這城市觸動不大,並沒有喚起對公正的信任,相反,它使得世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更沒準頭了。這城市有足夠的洞察力,洞察的不是曆史那樣宏偉的東西,而是世道人心。在此,戲劇從諧謔的部分走出。回復到全面性的正劇色彩,那不正經的部分作為對待事物的態度一種,儲存在那裡,預備我們需要時來採取。這城市持續着的沉默,並不是那樣凝重的,多少含有一些儿學乖的意思,也就是審時度勢。這一段沉寂的日子,同時也是喧囂的,大串聯將全國各地的少年學生帶到這裡,水似的漫流。此時此刻,夜晚弄堂里的搖鈴人,聲聲告誡的“火燭小心,門戶當心”,就格外的有含意了。你會覺得,這城市警醒得很,而且,守持很嚴。好,現在,大串聯的人流退潮了,革命暫時間塵埃落定,小學積壓了一年多的畢業生按居住地段分進了中學,中學積壓的畢業生還沒有去向,所以就依然留在學校。這種積壓使得學校、街道,以至於整個社會突然間壅塞了少年人。學業已經中斷,學生運動也消停下來,這些少年人猝然驚醒,發覺身處於一個漫長的假期之中,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
南昌他們幾個,都是在這城市邊緣或者郊區的寄宿中學就讀,那大多是高等院校的附屬中學,全市範圍內排名前列,高分才能錄取,同時呢,緣于某種政策,也適度收錄了這城市里所謂高級幹部的子女,南昌他們就屬於這類學生。他們原先是有些屈抑的,由於成勣算不上最優等,生活習慣比較簡樸,甚至於,說話還帶鄉土口音,因為方纔從老家出來不久,或者家中有一位山東老奶奶。當然,他們也帶來新的格調,比如,說普通話的風氣,這些學校不流行滬語與他們有些關係。他們的被服用品多半出白軍需和供給制度,樸素里就捎帶有特權的意思了。但總的來說,他們聲色平平,要一直等到一九六六年夏天,這場革命起來,突然間,他們成了主角。就在某一天里,他們這些人,齊刷刷地穿上了軍裝,顯見得是父親的舊軍裝,領口有軍啣領章的印記,洗白的布面,肥大的腰身和褲管,攔腰系一根皴了皺的牛皮帶,臂膀上套着紅袖章,上書“紅衛兵”三個大字。此時,尚無派無別,“紅衛兵”天下一家,像南昌他們,理所當然子承父業,帶領起革命的潮流。平時不打眼的黃巴巴的小臉,驟然間容光煥發,個頭都長了,也正巧是發育的年齡,精神受了鼓動,長勢就蓬勃。他們一個個變得能說會道,而且言語風趣,連表情也生動起來。他們成了校園里的著名人物,辯論、批判、鬥爭、大字報,都由他們發起。就像一種遺傳的秉賦,他們似乎個個是天生的政治家,把得住革命的脈搏,當然,也得天獨厚,預先了解動向。每個學校都是這伙人起事的,提出的口號也差不多,運動的方式也差不多,所以,這無政府的時代,就好像有組織有計劃地來臨。很快,他們就將運動推廣到校際之間。這些人,彼此好像是親戚,又好像同屬教派中的一門,一旦見面,只需言語幾個回合,就對上口令,認識了。於是,這支軍綠色的隊伍很快匯合起來,到八月十八日那天,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兵,這裡的紅衛兵也從大街小巷往人民廣場奔騰,真的是滾滾的“鐵流”。
然而,這輝煌的一刻轉瞬間成了曆史,乾坤顛倒,他們的父母成了革命的對象。正了那句話: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他們創造的血統論,正好用來反對他們自己。於是,熱情變為憤怒,但依舊保持着同樣的激越。他們加入進大串聯的人流,卻是這盲動的人流中清醒的警眼。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北上,去到政治中心首都,希望在那裡找到答案。可是,茫茫北京城,答案在哪裡呢?他們去到中學、高校、研究所、政府機關看大字報,開始還有點新鮮勁,因大字報的章句口吻,就像是了解內情,所用的理論也很高深。可看多了,又覺得不過是口氣大一些,這些墨汁淋漓的大字就叫他們看花了眼睛。他們在北京的校園里徜徉,北京的校園氣魄可是大,如此遼闊,紅牆綠柳,往來着的同樣是軍裝,可作派卻大不同。腰里並不系皮帶,就這麼松垮着,很顯得瀟灑。軍帽也是有戴無戴,發式理成平頭,說的普通話是清脆的。最重要的,他們往往騎着自行車,燕子般地剪着車輪,飛快地翩過去,忽又一剎,停住了,並不下車,只是一隻腳點地,站一時。還有的,騎着騎着,后車架上忽跳上一個人,或者,一隻手脫開把,人跳上了前車杠,斜坐着,再繼續向前。革命的風度多麼不同啊!他們大多有一些叔叔伯伯的關係,就寄希望在那裡能聯絡上北京的同志。至於答案,他們似乎已經放棄,這京城有一種別樣的氣質迷住他們了。一種什麼樣的氣質?宏大,堂皇,儼然所代表的曆史的正傳,恰是他們所屬。他們去到那些國家部委里,看見他們所尋找的叔叔伯伯的名字,被七顛八倒地寫在大字報上。倘若競能夠找到叔叔伯伯的家,又大多是空巢,小孩子都不知上哪裡去了,院裡邊也有些着軍服的少年人,騎着自行車從他們身邊駛去,好像沒有他們這些人似的,令人不由地畏縮起來,深感是來自遠地的邊民。結果,他們並沒有和這政治中心聯絡上什麼關係。但是,他們也不是完全一無所獲,他們帶回了一個組織的名字,就是“聯動”。

啟蒙時代 1

會員信息

深圳市奧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國家/地區︰广东省深圳市
經營性質︰服務或其他
聯繫電話︰13143423041
聯繫人︰徐主任 (主任)
最後上線︰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