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號: | ES50-UVO3 |
---|---|
品牌: | 無眼界 |
原產地: | 中國 |
類別: | 電子、電力 / 儀器、儀表 / 分析儀器 |
標籤︰ | 紫外臭氧檢測儀 , 紫外臭氧分析儀 , 臭氧檢測儀紫外 |
單價: |
¥999
/ 台
|
最少訂量: | 1 台 |
ES50-UVO3型臭氧濃度在線檢測儀
檢測原理:紫外光雙光路吸收法,用於臭氧發生器出口濃度實時檢測。
產品品牌:無眼界
一、產品概述
ES50-UVO3型臭氧濃度檢測儀部件均由國外提供,產品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貼牌OEM。
本款臭氧濃度檢測儀主要用於臭氧發生器出口的濃度測量,可連續在線檢測臭氧發生器出口管道中臭氧濃度。主要用於連續檢測各種工業環境下的臭氧氣體,也可用於檢測運行中的管道、容器等環境的臭氧氣體。廣氾應用於製藥、化工、市政、污水處理等行業,對臭氧發生器出口濃度和臭氧發生器產量測量。
ES50-UVO3型臭氧濃度檢測儀依據朗伯—比爾定律,通過測量臭氧對紫外光吸收前後的光信號強度變化,由此計算出當前臭氧濃度值。設備使用先進的雙光路紫外光源系統,設備每可每隔2周校零一次,開機無需每次校零,內設有燈管智能管理系統,開機后可使紫外燈管迅速達到測量狀態,採用德國分離式光池技術,設備具有無洩漏、耐壓高、耐大流量采樣氣體衝擊、易清潔、維護方便、操作簡單、使用成本低等特點。
應用領域:臭氧發生器廠家,市政用水行業,工業污水行業,精細化工行業食品跟飲用水行業,空間消毒行業,泳池消毒行業,香精合成行業等使用臭氧發生器行業。
二、技術參數及安裝
量程範圍:0-200mg/m3;0~200 mg/L; (0-100mg/L,0-20mg/L);0~300mg/L、200mg/L、100mg/L、50mg/L、0-1000ppm、5000ppm、10000ppm
顯示解析度:0.1mg/m3;0.1mg/L、1 ppm、10ppb
輸入氣體流量:1.0~2.0L/min;
輸入壓力:<0.1Mpa
零點漂移:<0.5%
回應時間:<2S
取樣口管徑:Φ4(4mm*3mm)
檢測精度:3%的讀數
通訊方式:RS-485;RS-232;
輸出方式:差分4-20mA,線性;
重量:1kg;
電源:AC220V-15V DC適配器;
尺寸:145*70*165mm;
注:1mg/L=1g/m3=467PPM
三、產品特點:
測試方法:雙光束紫外光吸收法,測量精度高
產品優勢:相比單光束更快的響應速度
紫外光源:長壽命紫外光源(253.7nm)
智能補償:內置光源自動補償功能
測量範圍:極寬的測試範圍0~200 mg/L;
體積小巧:重量輕便於攜帶;
產品供電:100到240VAC寬電壓設計;
數據顯示:4位LCD顯示,可選擇背光,黑暗中也可清晰讀數;
輸出功能:可選配4-20mA電流信號輸出或者RS485通訊
UV-300型臭氧濃度檢測儀開機即進入工作狀態,建議熱機10min后使用。
使用時,請首先確保電氣、管路連接正確,流量控制在1.0L/min左右。
四、產品結構組成
前面板顯示
四個按鍵說明:“選項/取消”鍵,“移位”鍵,“調整”鍵,“確定”鍵。
OUTPUT信號輸出說明
1.Alam:繼電器信號輸出
2.Alam:繼電器信號輸出
3.G:空
4.+15:空
5.A:數字信號輸出RS485+
6.B:數字信號輸出RS485-
7.TXD:數字信號輸出RS232 TXD
8.G: 數字信號輸出RS232 接地G
9.RXD:數字信號輸出RS232 RXD
10.4-20mA+:電流輸出4-20mA+
11.G:電流輸出4-20mA-
ES50-UVO3型臭氧濃度檢測儀校零方式為手動校零。在熱機10min后進行手動校零,校零時不能通入臭氧,以免影響校零的準確性。建議每隔1周校零一次,此後每次校零都應該關閉臭氧源,進行校零。進入紫外傳感器的氣體務必保持乾燥,無雜質,若氣體濕度高應加乾燥裝置,除塵裝置。
聯 系 人:曾希敏
聯繫電話: 13316887059
---------------------------------------
深圳市無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City, Eyesky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鎮步涌工業B區13棟
P.C: 518104
Tel: +86-0755-27239075/76/77
Fax: +86-0755-27239077-888
Email: zengximin@szeyesky.com
Web: http://www.sz-wuyanjie.com
深圳市無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 |
---|---|
國家/地區︰ | 广东省深圳市 |
經營性質︰ | 生產商 |
聯繫電話︰ | 13316887059 |
聯繫人︰ | 曾女士 (經理) |
最後上線︰ | 2016/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