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無人貨架

中山無人貨架
型號:中山货架
品牌:中山正欣貨架
原產地:中國
類別:交通運輸 / 物流 / 倉儲設備
標籤︰中山閣樓貨架 , 中山貨架 , 中山貨架廠家
單價: ¥138 / 件
最少訂量:1 件
發送查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產品描述

無人貨架在前段時間可謂是紅遍一線城市。

截止到發稿日無人貨架領域大動作不斷,猩便利收購51零食、果小美和番茄便利合併、福櫃宣布與考拉便利開展業務整合……

從“百櫃大戰”到合併重組,無人零食貨櫃從搶手貨到爛大街,不過一年的時間。

經過這一年的發酵,原先備受質疑的低門檻卡位戰已經暫告段落,新入局者很難再靠這個基礎玩法上位。同時,貨損率高、盈利難等問題也被擺上台面,“櫃子越多虧損越多”成了普遍現象。

早在去年3月份,鋅財經採訪領蛙時,他們就預言,“可能到年底或明年初就會只保留區域性的那麼几家。”

果小7 CEO萬曉莉也感受到,無人貨架的倒閉潮正在進行中。

繁華的背後,行業的洗牌已經開始。

1 規模與盈利的悖論
據不完全統計,無人零售貨架領域的總融資額已經超過20億元。彈藥充足的玩家們推着滿載零食飲料的貨架、冷暖櫃敲開了一扇又一扇公司的大門。

“吶,這是送你們的優惠券,每個人都有。”在某品牌貨架進駐鋅財經的第二天,運營小哥就帶着一沓滿6減5的優惠券又來了。

除了每周兩次的補貨,運營小哥還會不時帶來一疊優惠券、飲料等福利。臨近聖誕,他們甚至應景地送來了一棵兩三米高的聖誕樹。

這些策略都已經是無人貨架領域的慣用打法。現階段,大部分貨架公司都認為,重心是搶占更多的點位,貼點錢很正常。

“說白了就是燒錢培養用戶習慣。”一位投資人表示,“所有人都在想着以後靠壟斷點位和精準營銷把錢賺回來。”

資本攪局之下,貨損這條風控紅線被迫不斷降低。
“我可以這麼告訴你,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貨損率沒有低於20%的,而我們是10%。”領蛙投資人老蔣曾如是告訴鋅財經潘越飛。

而這個數字,在大融資潮出現前僅為5%。

“我們堅持,貨損高于10%就必須撤櫃。並且,日交易額低於80元的點位,我們認為也是難以存活的。”同樣做無人貨架的果小7在2015年就擺出第一台貨架,把風控卡得很嚴。

他們的點位大多在樓宇而非辦公室,這不僅是因為覆蓋的用戶群更大,更重要的是,和物業合作能夠有效控制貨損。“我們跟物業是有利益的分潤模式在裡面的,所以我可以對它做一些風控上的要求。”

目前果小7投放的點位有3000多個,但在運營的僅2000多個,“其實就是因為貨損的問題。”

2000多個貨架的規模在業內屬於中等水平,沒有資本加持、沒有規模爆發,壓根沒辦法和巨頭抗衡。

“這個行業有個現象很奇怪,就是越小的公司可能活得越久。真的快速擴張到上萬個點位,不可控的東西非常多。”曾先生補充。

但行業的困境在於,虧損點位一直虧損,而盈利的點位也流水有限。

這些鋪出去的點位更像是填不滿的窟窿,高額的補貼和持續的虧損,讓盈利如同癡人說夢。

2 崩盤前夕,轉型勢在必行
“你們先別急,我給你們看看這個。”為了說服正欣貨架的同事把A家的貨櫃換成B家的,B家運營小哥在拋出優惠券、小禮物等福利后,神祕兮兮地遞上自己的手機。

手機截圖上,滿屏都是“A家已崩,三線城市已撤站”、“ 50人以下公司全部撤櫃”、“ 聽說沒融到錢,資金鏈斷了”的聊天記錄。

燒錢鋪點位的打法本就強度依賴資金,而高貨損下遲遲不見盈利的無人貨架一旦失去資本的支持,崩盤就在倒計時。

萬曉莉也表示,“對於所謂的大鱷來講,無人貨架不過就是線下流量的補充。”其他小玩家要想存活就必須轉型。

果小7就是一個典型的轉型案例,他們現在更喜歡定義自己是一個技術公司。

將RFID應用於無人零售已有先例,繽果盒子、Easy Go,以及果小7和推出的“7.7未來便利店”用的都是這項技術。

儘管RFID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但成本始終居高不下。相關從業者告訴鋅財經,“普通帶不干膠背膠的小尺寸RFID標籤,成本大概要0.5元一個,抗金屬的會貴很多,可能要5塊錢一個。”

高昂的耗材成本很大程度地限制了無人便利店商業落地,而果小7研發的視覺碼技術就是一種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差不多能做到5分錢一個。

“說白了就是這個便利店我們一年前也可以開,之所以現在才去做就是因為我們改變了耗材的成本。只有這樣,它才可以真正去落地。”曾先生補充。

視覺碼針對的是無人便利店的場景,而另一款產品智能櫃,針對的則是辦公室場景的問題。

曾先生告訴中山正欣貨架,這款智能櫃主要採用的是重力感應和監控技術,基本可以做到90%的防盜損。“現在我們正在申請全國首台不需要用電,也不需要用網的智能櫃,只用電池就可以管一年。而傳統智能櫃,至少一個月就要換一次。”

除了果小7之外,還有一大群企業也在從事智能櫃技術的研究。

但對於通過智能櫃降低貨損率的方式,從事智能櫃生產的高冠敏卻認為,市面上的技術還沒有達到足夠理想的狀態,“目前設備主要採用的重力感應、RFID等技術結算時都是自動檢測的,在實際情況中,識別不出來、監控攝像頭破坏等各種情況都會有。”

果小7的技術轉型只是無人零售領域的一個事件,其背後的邏輯是,大家都在往縱深發展。在傳統的無人貨櫃模式崩盤前夕,做重、做深,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3 技術升級還是模式轉型
“2016年底我們就有所覺醒,”萬曉莉停頓了一下,“無人貨架應該是美團跟餓了么的局,如果繼續做下去,我們只是一顆棋子而已。”

除了增加技術投入,積極研發新設備、新產品,果小7還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牽手支付寶。

果小7和螞蟻金服共同打造“7.7未來便利店”,曾先生告訴中山正欣貨架,借助公司自主研發的視覺碼替換RFID,降低了耗材的成本,才使無人便利店的商業落地真正成為可能。

“我們擁有一些核心的前沿技術,需要一些成熟的商業場景去落地,合作夥伴能把我們的能力快速應用到具體的商業場景中。”螞蟻金服行業技術部智能零售行業負責人竹鋒告訴中山正欣貨架。

在具體落地時,果小7負責硬件和供應鏈,螞蟻金服輸出支付、實名認証和芝麻信用的能力,共同完成零售閉環。

果小7對於未來的設想是,依靠自身的供應鏈、智能設備及其他配套技術,以6.8萬元的價格發展加盟,對傳統社區零售店、夫妻小店進行無人化改造。

曾被戲稱為“搬箱子”生意的無人貨架進入深水區,簡單粗暴的砸錢鋪點打法已經不再奏效。

除了像果小7這樣轉型技術輸出,建立自己的小型生態圈,也出現了其他新的玩法。

就在上個月,“全國首家辦公室自助鮮食店”——螞蟻鮮生也與支付寶達成合作。

螞蟻鮮生CEO胡忠告訴鋅財經潘越飛,與零食貨架這種講究規模效應的模式不同,鮮食的核心競爭在於供應鏈。

做辦公室團餐出身的螞蟻鮮生,從早餐、午餐這種鮮食品類切入無人零售是有自己獨特優勢的。“我們的食物是基於我們2℃-8℃的冷櫃溫度,以及微波加熱的形式進行開發的。以一個肉包為例,它的皮餡配比也是適應新的辦公室場景重新設計過的。”

此外,螞蟻鮮生還和有贊商城合作,打造自己的線上店鋪,並從線下貨櫃進行引流。胡忠介紹,線上店鋪的貨品品類會更多,但都是圍繞“吃”的主題。“因為線上線下的貨品是具有強相關性的,所以引流的邏輯才可能成立。”

在他設想的典型場景中,白領可以在線下貨櫃掃碼購買盒飯解決午餐,晚餐時間充裕的話,就可以掃碼進入線上商城購買半成品淨菜自己製作。當然,這考驗的同樣是運營商供應鏈的能力。

領蛙投資人老蔣對此持不同意見:“貨架是不可能成為流量入口的,它本身就已經是終極消費場景。”

無論是轉型技術輸出的果小7,還是從鮮食切入戰局的螞蟻鮮生,都是無人零售大戰升級的縮影。

面對即將崩盤的無人貨架,無論是技術升級還是模式轉型,都要提前做好下半場戰爭的準備。

中山無人貨架 1

會員信息

中山市威可利節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國家/地區︰广东省中山市
經營性質︰生產商
聯繫電話︰13823974106
聯繫人︰曾先生 (業務經理)
最後上線︰2018/12/22